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在渭南举行
2024年09月24日
字数:1417

忽培元(左一)向渭南市图书馆、大荔县图书馆、培元书院和安仁镇鲁坡村图书室赠送长篇小说《同舟》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出席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

省委网信办主任柯昌万出席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在新书分享会上致辞

著名作家、评论家艾克拜尔·米吉提出席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

渭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任葆华发言

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赵小峰出席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
阳光讯(记者 胡凯 伍晓宇 文/图)9月23日,国务院原参事、陕西大荔籍作家忽培元长篇小说《同舟》新书分享会在渭南隆重举行。著名作家贺敬之、王蒙、何建明、贾平凹、白烨、张亚丽、何向阳等发来贺电。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陕西省委网信办主任柯昌万,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等领导,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赵小峰,阳光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万波以及著名作家、评论家等40余人参加了分享活动。活动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国平主持。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在致辞中表示,忽培元先生是陕西文学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同舟》这部作品从人物到细节,处处彰显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朴实、真挚感人。作者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畏心,从社会学的视角,观察乡村的变迁、农民的命运、社会的风貌以及人性的光辉,精准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和故事,并将它们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充分体现了作家的使命和担当。
著名作家忽培元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同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入选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小说通过对拥有600年历史的同舟村十年巨变的讲述和剖析,展示了乡村变迁的曲折过程和广大村民的心路历程,着力为新时代的新人物高歌礼赞。作品生动地描写了以赵志强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挖掘历史资源,利用现代科技,借助各方力量,以文化振兴为引领,带领全村人走向富裕幸福生活的全过程。作品不仅细致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建设美好家园的生动场景,还精心描绘了一幅真实而火热的新时代农村美丽画卷。
与会嘉宾对忽培元先生长篇小说《同舟》的出版表示了热烈祝贺,对《同舟》的文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围绕《同舟》的文本结构、题材特色、表现手法、人物塑造、艺术风格等方面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对作者不忘文学初心、坚持创作的精神表示赞许。分享会期间,忽培元还向渭南市图书馆、大荔县图书馆、培元书院和安仁镇鲁坡村图书室赠送了长篇小说《同舟》。
渭南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任葆华在发言中说,作者以一种深切的理解,前瞻性地洞察了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捕捉到了时代脉动,整个作品扎实厚重,充满了生活气息。作者写出了新世纪以来的农民离乡进城务工、田园荒芜、生活凋敝的社会现实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小说中写了赵志强等一群知识青年回乡创业,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土地流转,创办老年幸福院,建设文化游览室,举办技术培训,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生活的理论故事。他写的是家乡的新变化、新生活、新人物和新风尚。在乡村振兴下,青年回乡创业是一种新动向,也是未来乡村的希望所在。在他们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和时代前进的方向。不同于梁生宝、孙少安等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农民,作者笔下的“新农人”视野开阔,有知识,有文化,更有胆识和能力,他们更能代表新农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