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保税+”业务新路径
我省首单保税融资租赁出口业务落地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
2024年09月19日
字数:533
阳光讯(记者 杨涛 通讯员 栾悦)近日,在西安咸阳机场海关关员的现场监管下,60辆由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下线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驶出陕西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发运至邻国老挝,实现了全省首单保税融资租赁出口业务落地,为我省本土制造业大型设备出海打通“保税+融资租赁”新路径,也为西咸新区各新城之间“组团联动”树立了新样板。
保税融资租赁,是海关总署推出的一项支持综合保税区贸易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政策,是以综保区内保税货物为租赁标的物开展的进出口租赁业务。保税融资租赁出口,是融资租赁公司针对大型民航客机、海洋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高价值标的物,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子公司将租赁标的物租至境外,境外承租企业与综保区内租赁企业签订租赁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租赁企业分期支付租金即可获得长期使用权,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减轻了资金压力。
作为全省唯一的临空型综保区,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坚持“规划先行,紧抓特色”,聚焦保税加工、航空维修、创新服务、跨境电商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入驻企业90家。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将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聚焦保税业务发展,不断探索“保税+”业务创新,进一步发挥综保区政策功能优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综保区力量。
保税融资租赁,是海关总署推出的一项支持综合保税区贸易新业态发展的创新政策,是以综保区内保税货物为租赁标的物开展的进出口租赁业务。保税融资租赁出口,是融资租赁公司针对大型民航客机、海洋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高价值标的物,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项目子公司将租赁标的物租至境外,境外承租企业与综保区内租赁企业签订租赁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向租赁企业分期支付租金即可获得长期使用权,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减轻了资金压力。
作为全省唯一的临空型综保区,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坚持“规划先行,紧抓特色”,聚焦保税加工、航空维修、创新服务、跨境电商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入驻企业90家。西咸空港综合保税区将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聚焦保税业务发展,不断探索“保税+”业务创新,进一步发挥综保区政策功能优势,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空港新城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综保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