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文化助力高校党建

2024年09月11日 字数:1243

红色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思想源泉,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同高校党建工作方向具有一致性,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思想理论支持和物质载体支撑。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党建工作,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有利于推进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党建工作协同发展,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德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挥思想政治引领功能,筑牢理想信念。红色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历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大力推动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面向青年大学生展现红色物质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支持大学生参与红色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引导他们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感受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崇高情怀,明晰中国共产党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有利于坚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培养大学生的坚定信念。
  发挥优秀文化传承功能,深化文化认同。红色文化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基石,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发展和壮大的文化形态,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碰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高校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显著的阵地优势,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理论厚度和思想高度,深化青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行动自觉,深刻体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智慧、理论品格和价值追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中获得强大精神动力。
  发挥道德品质塑造功能,提升品行习性。作为重要的优质党史教学资源,红色文化集中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作风、思想品格和信仰追求,是思想建设的重要资源,凸显出宝贵而独特的教育价值和功能,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品质滋养功能。高校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多维度展现历史、还原历史,加强对大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从红色文化资源中寻找中国共产党的足迹,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红色历史,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深刻感悟红色精神,有利于让大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奋斗的力量,有利于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为民情怀、奋斗情怀,提升自身的品德素养。
   发挥社会价值导向功能,增强育人成效。高校学生处于学习和完善自我的特殊阶段,思想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加之学习生活中具有高度自主性,容易接受外来思想,导致部分同学容易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躲避崇高”“拒绝革命”等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红色文化进课堂,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导学生从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等精神特质中,切实受到心灵的触动和感化,增强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思想感知、价值判断、情感体验,使高校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中守初心、担使命,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实现铸魂育人的作用。
  (西北政法大学 王肖婧)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