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精细化治理让城市有“里”有“面”

2024年09月10日 字数:1039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毕波波
  “这次暑假带孩子回洛南住了几天,发现县城很美很漂亮,不但有很多口袋公园,两旁的道路也重新铺设了,到处焕然一新,感觉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近日,从西安回来的王宁宁对老家商洛市洛南县的变化赞不绝口。
  如果说主要街道是城市的“面子”,那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是城市最真实的“里子”,连接着千家万户,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
  如今,走在洛南县的诸多大街小巷,不少居民发现家门口的环境变了——坑洼的路面平整一新、破损的墙面重新粉刷、车辆停放规范有序、店面招牌统一且醒目。“身边的小巷子干净了,楼下添了绿地,街边多了口袋公园,出门就能看见景,行走间就能遇到美。”这是不少居民的真切体会。
  据了解,自2022年以来,洛南县聚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动,将城市精细化管理向背街小巷延伸,倾力打造功能齐全、交通顺畅、环境整洁的街巷环境,助力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努力让建设成果惠及群众。
  “背街小巷改造是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尊重群众意愿是把好事办好的前提和关键。”洛南县住建局副局长樊鹏说。在背街小巷改造前,他们逐一收集城区背街小巷状况,按照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对不同街巷情况提出不同的改造内容、改造方式和施工方案,瞄准群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背街小巷改造“菜单”。
  经过调研梳理,洛南县明确重点围绕背街小巷的功能性、便民性和文化性,大力推进道路工程、地下管线工程、综合环境整治、特色提升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每条背街小巷的基础、条件、情况都不一样,我们坚持‘先民生后提升、先功能后景观’的原则,根据居民的需求决定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樊鹏说。
  现在,洛南县小巷的“里子”经过精细化打磨,居民和商户的一些“微心愿”已经变成现实,城市焕发出蓬勃朝气,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漫步街头,随处都能感受到洛南县这份惠民答卷的“厚度”和浓浓的民本情怀。截至目前,洛南县先后对城区16条道路进行雨水污水管道分流改造,生活污水处理率从92%提升到95%,完成11个片区97个小区197栋楼57.05万平方米改造工程,受益群众5443户。
  “这些背街小巷全部达到了‘路平、水畅、灯亮、洁化、绿化’的改造标准,群众居住和出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樊鹏说,“洛南县将持续打造‘一街一特色’的精品背街小巷,我们在工作中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居民需要什么就完善什么,让每条道路都变成‘顺心路’,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