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组曲《秦岭回响》在贵阳大剧院成功首演

2024年09月10日 字数:1085
  阳光讯(记者 王怡纯 实习记者 王义卓)9月8日,“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交响组曲《秦岭回响》在贵阳大剧院成功首演。本场演出由陕西省交响乐协会与陕西交响乐团合作呈现,此次演出是文化和旅游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中的重要参演剧目之一,吸引了业内专家及当地交响乐迷的关注。演出结束后,掌声经久不息,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
  交响组曲《秦岭回响》是由陕西作曲家崔炳元作曲,艺术题材取自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诸多作品之中,此次由陕西交响乐团诠释的秦派文化,是“音乐陕军”和“文学陕西”的一次跨界融合,优美的文学主题与动人的交响乐完美融合,给多彩贵州留下了绚丽的陕西文化华章。
  本场首演,女高音歌唱家沙莎深情演唱第三乐章《月亮》,抒情女高音歌唱家王文娟演绎陕西方言韵白,著名指挥家邵恩指挥,首席王甜甜。
  陕西省交响乐协会力主打造陕派交响乐精品新作,此次出品的《秦岭回响》是首次探索,作品选材精当,创作精良,排演精细,为历时三年创作的交响组曲注入了活力,著名作家贾平凹作词,著名作曲家、陕西省交响乐协会艺术总监崔炳元作曲,著名词作家、中国音协陕北民歌研究会会长尚飞林担任文学设计,陕西省交响乐协会会长李夏河担任出品人,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木南为联合出品人。
  交响组曲《秦岭回响》共分六个乐章:一、烟火(韵白);二、家园(交响乐队);三、月亮(女高音独唱);四、风雨(交响乐队);五、自在(乐队与筝和大提琴);六、龙脉(吟诵)。作品的特色是在第一乐章和第六乐章中融入了文学化的方言韵白,作曲家将韵白作为交响乐的两个声来处理,将韵白镶嵌到交响乐的声部里面,让中国听众按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去欣赏本部交响乐。除了文字的表意之外,更加紧扣主题,凸显了中国文化的音韵魅力。编曲中添加了中国特有的民间乐器,尤其是运用具有强烈地域风格与地域文化特色的秦腔暴鼓等,凸显出陕西文化的鲜明特色与厚重底蕴。作品既追求优雅舒展的线条,又融合了粗犷恢宏的气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方交响乐风格。
  交响组曲《秦岭回响》以秦岭这一中华龙脉为题材,挖掘出音乐语境下的贾平凹语意,将秦岭中的壮阔风景与山水人家、民俗风物与历史幽深和谐融合。交响乐奏出的“秦岭”,是音乐与文学不同艺术体裁的相互碰撞,是主创团队在几年间的精神创作,是创作团队多次与贾平凹先生交流、采风的结晶。交响乐创作中力图以交响乐语汇为载体,音响化地呈现贾平凹的语言,理解贾平凹作品中的智慧、思想以及人文情怀。
  听见陕西,听见秦岭,陕西省交响乐协会不断挖掘文化陕西的创意之举,是交响乐创作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中所谱写出的陕西交响文学化的新探索、新境界。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