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双结对 共建示范村”

渭南市澄城县樊家川村书写乡村振兴“苏陕样本”

2024年08月26日 字数:1179

  ■记者 杨月锋 通讯员 张新利 文/图
  仲夏时节,来到渭南市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柏油马路舒适平坦,流水潺潺杨柳依依。勤劳聪慧的樊家川人在苏陕协作“四方共结对、共建示范村”帮扶带动下,依托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国家AAA级龙首壩景区和陕西龙首现代农业园区,积极打造澄城交道龙首万亩农业公园,绘制出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图景,成功创建陕西省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
  自2017年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宜城街道办西麓村结为对口帮扶村以来,协作双方在各项工作上再创辉煌,打造出乡村振兴“苏陕样本”“丹澄模式”。
  党建引领,创优基层治理。樊家川村充分发挥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统筹引领作用,建强基层党建阵地堡垒,将党建与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美丽村庄、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党支部+”模式,搭建“党建e家”平台,建设数字智慧乡村,开展“我是党员我先行”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8年樊家川村运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在陕西卫视《脱贫路上》《陕西新闻联播》播出,2020年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作经验交流,2023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
  培育产业,加快链条延伸。随着苏陕协作不断拓展深化,协作双方通过多次互访,充分挖掘在技术推广、资金扶持、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实施了丹澄共建樊家川美丽宜居村庄项目,成功打造了镇级产业示范园,带动全镇166户贫困户参与务工和分红;千亩有机酥梨产业园提升改造项目,投资50万元新建高标准围栏1870米,搭建防雹网48亩,提升果品品质;有机农业示范园项目,投资80万元对原有48亩设施大棚进行提升改造,樊家川村31户贫困户以“务工+分红”的形式,每户年增收3500元。2023年,全村农业总收入2600万元,多次成为各级观摩示范点。
  挖潜开源,壮大集体经济。自“四方双结对”合作签订以来,樊家川村依托产业发展基础,利用苏陕协作实施标准化厂房等项目,配套千吨气调库、果筐厂、交易市场、果袋厂、中药材加工厂等,形成了种植、生产、加工、仓储、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该村通过“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引导镇江企业广鸿冷链采购农产品达1000万元,2023年被认定为首批苏陕协作农产品基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74.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8000元。集体经济发展荣获省级20强。
  农旅融合,绘就田园美景。樊家川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大力发展田园观光、民俗风情、农业体验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倾力打造“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现代乡村旅游综合体。该村投资60万元对园区道路进行绿化美化,设置标牌标线;投资80万元对龙首坝景区安全防护、停车场等设施进行改造;投资120万元建成驼村沟南线,打通了南旅游环线;投资180万元绿化2000千米的旅游环线山坡;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生活用电、广电网络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有基地、旅游观光有景点、消费娱乐有项目、群众致富有抓手的新型经济发展格局。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