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阳光的助力

—— 写给《阳光报》更名二十周年

2024年08月12日 字数:850
  ■张大川
  记得,还是在本世纪之初的2004年,某一天,偶尔去朋友的单位闲聊,无意中,在朋友的案头之上那一叠堆积如山的报纸杂志之间,翻阅出了一份好像是才更名的、散发着浓郁墨香的《阳光报》。听我朋友讲,《阳光报》原来的名字叫《军工报》,2000年10月改名为《经济新报》,2004年2月才最终更名为现在的《阳光报》。我欣赏着这份清新脱俗的报纸,看着套红而硕大的“阳光报”几个字,脑海里不由得升腾起一番景象:清晨,一轮红日喷薄欲出,阳光洒向大地,光芒四射、活力尽现……“好!”我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我的朋友吓了一跳,只见,桌面上朋友刚给沏的茶水,轻轻地溅起了浪花!朋友问:“咋啦?”我说:“《阳光报》好呀!这个报名起得好!”
  之后,我好像认准了《阳光报》,将《钟情(阳光报)》《汨罗江·屈原》《挥之不去的记忆——印象路遥》《国庆礼赞》《为什么泪水会打湿我的眼睛》等稿件都投向了这份令我情有独钟的报纸。
  作品见报后,我也与《阳光报》的编辑老师熟络了起来。起初,《阳光报》的社址还在西安市北关正街,与我上班的地儿离得挺近的,我没事的时候就去报社走一走。一来,我的稿子经常见诸报端,顺便取几份刚刚出版的报纸;再者,有了好稿子,就赶紧送过去,看到编辑老师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就特别感动!伴随着每天的朝阳,记者、编辑和校对老师辛苦制作出来的《阳光报》就被发行老师及时、安全、准确地投送到了每一位读者的手中。一字一句总关情、文笔妙手著华章,《阳光报》帮你了解国内、国际的新闻大事,并关注百姓民生。
  2020年6月2日,《阳光报》从西安市北关正街搬迁至曲江登高路1388号新华出版传媒大厦,虽说距离稍微远了点,但我每次都是乐此不疲地乘坐着公交车或是地铁去看望我心心念念的《阳光报》。我始终坚信: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阳光的助力!
  (作者简介:张大川,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诗歌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诗乡》《华商报》《三秦都市报》《阳光报》《陕西诗词界》等中央和省、市媒体,并获得了中国文联、中国文化部等部门的奖励。)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