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非遗羌编“编织”美好生活

2024年07月31日 字数:584

  ■记者 任军 通讯员 吴凯 文/图
  盛夏时节,记者在宁强县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绚丽多彩的竹铃和竹篮、小猪佩奇小竹包、花式果篮等羌编产品整齐地排列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宁强县退伍军人周琳于2018年在宁强县女子创业基地成立了宁强县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招募民间艺人,专门从事竹编手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工作,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竹编产业化联合体。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以“订单编织”的方式“上连市场、下挂农户”,实现了农户的居家灵活就业,让“竹编工厂”延伸到千家万户,带动了500户1000余名群众增收致富,公司的羌编手工艺品远销日、韩、中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羌编是一种源于中国古代羌族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宁强县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羌编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的金丝绣”。羌编制品的主要材料就是生长在大山中的竹子,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生态、天然、绿色”的消费心理。羌编作品既有实用性,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
  近年来,宁强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传统羌编产品,竹铃、小竹包、花式果篮等一系列新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羌编手工艺的不断发展,不仅拓宽了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还让农户们看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的美好希望。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