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

2024年07月18日 字数:1351
   ■张翼安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轨迹,在这个轨迹上,高考是重要的一环。高考、中考、期末考……近期,各种备受关注的考试陆陆续续出了成绩。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有人喜上眉梢,也有人忧从中来。
  这不由得让我回想起自己高考的故事。
  我是1978年参加高考的,那是中国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二年。对于什么是高考、为什么要参加高考、高考的结果将意味着什么都是懵懵懂懂、含混不清的,根本没有现在的家长及孩子对高考理解得深透,将高考摆在家庭事务最重要的位置上,家庭成员都要倾其所有为高考生服务,高考期间,小区、交警等相关方面都要提供安全、安静的环境为高考让路。
  当年,我们班有8名同学考上了大学,而我却“名落孙山”。对此,我一开始好像并没有沮丧,也没有不高兴的感受。后来,我考上了中技。入学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议论起班上的某某同学考上了大学,大家对考上大学同学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我是在四川参加的高考,那年的四川文科录取线是275分,而我只考了185分,当我拿到高考成绩单时,说实在话,也惊讶、沮丧、情绪低落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不愿意出门,特别不愿意见到已经考进大学的同学及其父母。
  父亲见我如此,便把我叫到了他的身旁,满怀豪情地讲起了他在战争年代如何和敌人拼刺刀以及受伤后又如何坚持战斗的故事。他说,学生考试是拿着笔上战场,如同军人拿着枪上战场一样,要英勇善战、不畏惧敌人、不屈不挠,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拼杀到底,要有不怕输和不服输的精神,才能看到未来。
  父亲浴血奋战的故事,深深激励着我。
  我当年上中技的时候,学习基础差,连分子分母都搞不清楚。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两年的中技生活,使我的学习开始有了起色。除了认真学习课本知识,我还利用业余时间把中学阶段的课程从头学习了一遍。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加之还是学生会主席,我被分配到了厂办工作。可是,当干部还没几天,因为父亲给我所在的单位领导打了电话,我只能从“零”开始,从基础的工人岗位做起。我确实为此生过气,也怪过父母,但我没有躺下、没有啃老,更没有气馁。
  我把所有的节假日时间都放在了学习上,经过努力,1985年,我考上了电大法律专业,也就是现在的开放大学。
  1990年,我通过公开考试,考上了公务员,进入中共陕西省委工作。其间,我并没有放松学习的步伐,考上了西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2023年,我64岁,加入了广东大湾区作家协会、惠州市青工作家协会、惠州市作家协会、广东南海区作家协会和佛山市作家协会。2023年至2024年7月,我在省、市级的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了各类文章70余篇。
  2024年,我加入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西安市作家协会,还获得了“南海2023年十佳作家”称号。
  我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高考固然重要,考上985、211大学确实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高考成功不等于人生成功,高考失败也不是人生就此没有了前程,高考并不是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发生转变的唯一途径。
  我们要正确面对高考,只要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的生活你做主,关键是自己要有一个目标、一个愿景,要清楚你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立下目标后,千万要记住,没有所谓的好运气,只有坚持的勇气和努力的轨迹。
  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只要努力,最后的结果都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