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创建设备“二维码”后台管理系统
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2024年07月17日
字数:961
■记者 史超 通讯员 张辉
今年以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创建了设备“二维码”后台管理系统,通过线上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有效保障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二维码”管理系统为设备建立档案
为方便设备管理,提高运维质效,该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搭建了一款设备“二维码”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PC端和移动端访问,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查询,系统涵盖设备技术参数、安全操作规程、风险防控、巡检标准及维保记录等关键信息,实现了“一机一码、一码一档、一扫知底”的高效管理模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为确保录入设备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公司连续两个月对所有设备信息进行了逐级审核、交叉验证,并逐一建立设备信息档案。
“指尖”管理让设备维保更精准
走进机电公司鲁寺110千伏变电站,干净整洁的高压配电室里,目之所及的设备均张贴有一张二维码标识牌。
高压设备检修工作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前在设备维保检修过程中存在维保不到位、检修记录不完整、资料缺失等情况,给供电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应用设备“二维码”管理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设备维保检修模式,检修人员在巡视完或检修完设备后,及时扫码更新工作信息,后台管理人员可登录平台系统导出设备维保信息,对检修人员、检修时间及设备维保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遗漏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将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理”转变为“超前预防”,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维保检修作业流程及方式,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迈上新高度。
“云”端培训既便捷又高效
为进一步拓宽二维码应用场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公司立足自身实际,创新青工培养模式,将二维码系统与青工培训有机结合,采取“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操作的培训模式,促使师带徒培训取得新成效。
该公司不仅在设备“二维码”管理系统中录入设备基本信息,还将设备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要点及事故应急处置等和技能培训相关的内容录入系统,青工通过扫码能随时随地学习,从而让青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上方便查看技术图纸,设备运行原理等专业知识,不再为检修现场未带技术图纸的问题而烦恼。
今年以来,黄陵矿业机电公司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抓手,创建了设备“二维码”后台管理系统,通过线上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有效保障设备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质增效。
“二维码”管理系统为设备建立档案
为方便设备管理,提高运维质效,该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搭建了一款设备“二维码”管理系统。该系统支持PC端和移动端访问,可对设备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查询,系统涵盖设备技术参数、安全操作规程、风险防控、巡检标准及维保记录等关键信息,实现了“一机一码、一码一档、一扫知底”的高效管理模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规范化,大大提高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为确保录入设备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该公司连续两个月对所有设备信息进行了逐级审核、交叉验证,并逐一建立设备信息档案。
“指尖”管理让设备维保更精准
走进机电公司鲁寺110千伏变电站,干净整洁的高压配电室里,目之所及的设备均张贴有一张二维码标识牌。
高压设备检修工作是保障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以前在设备维保检修过程中存在维保不到位、检修记录不完整、资料缺失等情况,给供电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埋下隐患。
黄陵矿业机电公司应用设备“二维码”管理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设备维保检修模式,检修人员在巡视完或检修完设备后,及时扫码更新工作信息,后台管理人员可登录平台系统导出设备维保信息,对检修人员、检修时间及设备维保情况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遗漏薄弱环节,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将安全管理从“事后处理”转变为“超前预防”,进一步优化了设备维保检修作业流程及方式,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迈上新高度。
“云”端培训既便捷又高效
为进一步拓宽二维码应用场景,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该公司立足自身实际,创新青工培养模式,将二维码系统与青工培训有机结合,采取“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践操作的培训模式,促使师带徒培训取得新成效。
该公司不仅在设备“二维码”管理系统中录入设备基本信息,还将设备运行操作规程、检修要点及事故应急处置等和技能培训相关的内容录入系统,青工通过扫码能随时随地学习,从而让青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手机上方便查看技术图纸,设备运行原理等专业知识,不再为检修现场未带技术图纸的问题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