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的修为:一心定而王天下
2024年07月12日
字数:1217
■季风
我和孩子聊天,谈论我过去在西仓低价买的一只蛐蛐,她问我,是否可以让它成为虫界的第一英雄。本来是买来听叫的,可孩子的好胜心很盛,问我这是不是王虫?我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她问我:“有什么可以让它天下无敌的办法吗?”
我说:“有呀,有一句话讲,一心定而王天下。”
她说:“我知道,古代有庄子,他有个故事,故事讲了一个驯鸡的天才,叫纪渻子。他把他的鸡训练得在斗鸡大会上无鸡能胜。齐王就找他训练自己的宠鸡。一天过去了,齐王问:‘我的鸡咋样了?调教出来了吗?’纪渻子说:‘未也,方虚骄而恃气。’意思是还没有训好,这鸡骄傲得不得了。胆量小还自负,恃气而动。又过了十天,王又问:‘好了么?’纪渻子说:‘未也!犹应响景。’意思还没有训练好,这鸡还是不行,警惕性太高了,有一点风吹草动,它一下眼睛转过去,马上要准备战斗。又过了十天,王又问,渻子回答说:‘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已经把它的怒气培养起来,只要看到对手过来,就雄赳赳,立即起来准备战斗,但仍然不是最佳状态。又过了十天,王又问,渻子说,可以了。你看外面的鸡打鸣也好,雄赳赳气昂昂也好,四视窥探也好,这鸡已无变矣。也就是说,它听到其他的鸡跳呀蹦呀,它眼都不眨,照样站立,如同睡着一般,望之如木鸡。王说,你这不是把我的鸡训废了么?可渻子说:‘其德全矣。’”
在庄子的眼里,真人才能达到全德的境界。把鸡训练得如木鸡,对周围没有感应,其他的鸡来到这里,距离它一丈远,就不敢走近。为啥?气场太强的缘故。这哪里是说鸡,明明说的是人修心的过程。由盛气凌人到平静安详,再到精神专一、心态平和,精神凝聚,就会成就非凡,无往而不胜也。心不由外物牵挂,是极高的境界。
近代名人梁漱溟指出,人生修为的第一阶段,是那种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混;第二阶段,是入世不深,却争强好胜,像初生牛犊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低调了很多,但眼里精光还盛,锐气未消,容易意气用事;第四阶段,是不动声色,稳扎稳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锋芒未现,骄态毕露者,未必是最厉害的,而目光凝聚,纹丝不动的,貌似木讷,实则成竹在胸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还没有出招,就让对手望风而逃。
我对孩子说:“你爷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读到了西安农校,在老家临潼被群众称为读书人,他经常对我讲,以前大户人家教育孩子,要沉稳大气,遇事不慌张。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都是慌张所致。训练沉稳的心性和定力是最重要的功课。”
孩子问我,何为定力?我说,就是心凝聚一处,物来物应,过去不留。这就是做功课,写字也是。我在写字,用长锋勾线笔,用极慢的速度书写铁线篆书,凝神定气,制心一处,在高度专注中蓄能,徐徐释放出来。
玩虫的蜀主刘禅,肯定是不能出类拔萃的,才懒政到乐天知命。他是怕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又软弱无能。这就如某作家的《山月记》写的:我生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一块美玉,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我和孩子聊天,谈论我过去在西仓低价买的一只蛐蛐,她问我,是否可以让它成为虫界的第一英雄。本来是买来听叫的,可孩子的好胜心很盛,问我这是不是王虫?我说,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她问我:“有什么可以让它天下无敌的办法吗?”
我说:“有呀,有一句话讲,一心定而王天下。”
她说:“我知道,古代有庄子,他有个故事,故事讲了一个驯鸡的天才,叫纪渻子。他把他的鸡训练得在斗鸡大会上无鸡能胜。齐王就找他训练自己的宠鸡。一天过去了,齐王问:‘我的鸡咋样了?调教出来了吗?’纪渻子说:‘未也,方虚骄而恃气。’意思是还没有训好,这鸡骄傲得不得了。胆量小还自负,恃气而动。又过了十天,王又问:‘好了么?’纪渻子说:‘未也!犹应响景。’意思还没有训练好,这鸡还是不行,警惕性太高了,有一点风吹草动,它一下眼睛转过去,马上要准备战斗。又过了十天,王又问,渻子回答说:‘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已经把它的怒气培养起来,只要看到对手过来,就雄赳赳,立即起来准备战斗,但仍然不是最佳状态。又过了十天,王又问,渻子说,可以了。你看外面的鸡打鸣也好,雄赳赳气昂昂也好,四视窥探也好,这鸡已无变矣。也就是说,它听到其他的鸡跳呀蹦呀,它眼都不眨,照样站立,如同睡着一般,望之如木鸡。王说,你这不是把我的鸡训废了么?可渻子说:‘其德全矣。’”
在庄子的眼里,真人才能达到全德的境界。把鸡训练得如木鸡,对周围没有感应,其他的鸡来到这里,距离它一丈远,就不敢走近。为啥?气场太强的缘故。这哪里是说鸡,明明说的是人修心的过程。由盛气凌人到平静安详,再到精神专一、心态平和,精神凝聚,就会成就非凡,无往而不胜也。心不由外物牵挂,是极高的境界。
近代名人梁漱溟指出,人生修为的第一阶段,是那种没有实力,却张牙舞爪,像无赖叫嚣的混混;第二阶段,是入世不深,却争强好胜,像初生牛犊的年轻人;第三阶段,虽然低调了很多,但眼里精光还盛,锐气未消,容易意气用事;第四阶段,是不动声色,稳扎稳打,不战而屈人之兵,所以锋芒未现,骄态毕露者,未必是最厉害的,而目光凝聚,纹丝不动的,貌似木讷,实则成竹在胸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还没有出招,就让对手望风而逃。
我对孩子说:“你爷爷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读到了西安农校,在老家临潼被群众称为读书人,他经常对我讲,以前大户人家教育孩子,要沉稳大气,遇事不慌张。一切言动,都要安详。十差九错,都是慌张所致。训练沉稳的心性和定力是最重要的功课。”
孩子问我,何为定力?我说,就是心凝聚一处,物来物应,过去不留。这就是做功课,写字也是。我在写字,用长锋勾线笔,用极慢的速度书写铁线篆书,凝神定气,制心一处,在高度专注中蓄能,徐徐释放出来。
玩虫的蜀主刘禅,肯定是不能出类拔萃的,才懒政到乐天知命。他是怕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又软弱无能。这就如某作家的《山月记》写的:我生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一块美玉,而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