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主汛期极易发生旱涝并发、急转现象

陕西做好充分准备全力迎战汛情

2024年07月04日 字数:1206
  阳光讯(记者 李小凤 实习记者 王义卓)7月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了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防总秘书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副书记孟中华,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周新民,陕西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处处长王宏宇,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王胜利,陕西省气象局应急与减灾处副处长李涛出席,介绍今年陕西省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孟中华表示,自5月1日入汛以来,陕西全省共发生了5次大范围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87.1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近4成。陕北平均降水量55.9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4成;关中平均降水量84.6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3成;陕南平均降水量124.8毫米,较多年均值偏少4成。
  5月1日入汛以来,全省强对流天气活跃,极端暴雨多发,415站次出现短时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达72.9毫米。
  6月以来,陕西省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失墒加剧,陕北大部、关中大部、陕南中东部旱情显现,各地采取错峰供水、应急调水、人工增雨等措施,使旱情发展蔓延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孟中华表示,在应对旱情方面,省防办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动态,及时启动抗旱郁级应急响应,强化与气象、水利、农业等部门的会商研判,下发抗旱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因地制宜抓好保障人畜饮水安全、抢墒夏播、抗旱灌溉保苗等工作。
  在应对汛情方面,陕西省明确了城市、江河、水库等防汛和技术责任人27283名;修订完成各类防汛预案13506个,开展演练14366次,参演人员40.11万人次;各地各部门落实专群结合队伍6063支19.81万人、防汛物资30类60种,随时做好防汛应急救援准备。全省还坚持把转移避险作为避免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措施,累计组织6088户13391人转移避险,未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灾情险情。
  为了有力应对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多发频发引发洪涝灾害加剧的新趋势,着力破解风险区划分不精准、人员转移不彻底、“叫应”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经复核修订,陕西省确认了防汛风险区23307个,涉及受威胁群众71.54万人;在建涉河工程545个,涉及工人1.9万人,已被纳入当地防汛体系并建立了对接落实机制。
  孟中华说,今年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据预测,主汛期极易发生旱涝并发、急转现象。省防总将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严防先旱后涝、旱涝急转、旱涝交替,前置防汛关口,不断查漏补缺,加快补齐防汛工作短板,提前预置队伍物资,做到严防死守、心中有底。
  省防总将聚焦暴雨洪涝易发区、库坝工程、在建涉河工程、旅游景点、涉山涉水野游区等重点区域,“举一反三”地抓好风险隐患治理,并紧盯山脚下、河道中、沟峪口等关键部位,复核修订风险区,落实“防抢撤”各环节责任,按照“三个坚决转移”要求及时撤人,防止群死群伤。
  同时,省防总还将持续优化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多手段识别、多层次预警、多方位处置和智能化管理的综合防治体系,加强对多部门、多灾种风险监测数据分析处理水平,不断提高防汛抗旱指挥和决策部署能力,逐步实现“防”得周全、“抗”得有效、“撤”得坚决、“救”得及时。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