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八个新突破”
鄠邑蓝田高新浐灞再发力
2024年06月13日
字数:1493
■记者 张京
6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蓝田县委书记、县长徐毅,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鄠邑区:
奋力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
2024年,鄠邑区将以全市“八个新突破”为抓手,发挥生态核心优势,以产业为先导,奋力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厚植发展优势。围绕渼陂湖片区建设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打造“双中心”建设拓展区和创新区。
二是坚持以园促产,做强主导产业。实施环保综合治理提升、产业赋能焕新、服务功能提升三大行动。
三是坚持文艺赋能,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要素充分流动、城乡生活互为场景。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促进乡村振兴。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三个乡村”。
蓝田县:
聚力在六个方面攻坚发力
2024年,蓝田县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落实,聚力在六个方面攻坚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蓝田实践新篇章。
一是聚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发力。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新建联村经济产业园15个,新增设施蔬菜、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
二是聚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发力。常态化开展“亲清下午茶·政企话发展”等活动,支持小微企业和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亿元以上,新登记市场主体不少于3500户,新增上市后备企业5家。
三是聚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攻坚发力。立足西安大都市“后花园”定位,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示范区。
四是聚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攻坚发力。用好“数字秦岭”智慧管控平台,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持续巩固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五是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发力。投资1.51亿元,办好10件民生实事项目。
六是聚力在文化保护传承上攻坚发力。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挖掘申报非遗项目3个以上,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高新区:
在创新驱动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项目推动、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聚焦“创新立市”,加快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二是聚焦“两新一高”,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三是聚焦提质增效,狠抓项目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聚焦增强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五是聚焦办好惠民实事,全力保障和持续改善社会民生。
浐灞国际港:
全力打造“外向型”商贸物流枢纽
西安浐灞国际港将持续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聚焦全市“八个新突破”,当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尖刀兵。
一是全力构建向西开放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持续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常态化运行好18条干线,拓展“+西欧”线路达到26条,加大与铁总、哈铁、俄铁、乌铁等合作,加强与中远海、马士基等合作,中欧班列(西安)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二是全力发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坚持规划引领,运用好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一张图”,持续优化配套功能。
三是全力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商贸物流枢纽。实施贸易倍增计划,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国际贸易和交流合作。
四是全力构筑参与全球竞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安比较优势,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园、西安设计之都核心承载区和上市企业培育产业园,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基金多方协同发力,加快构建面向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体系。
6月12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蓝田县委书记、县长徐毅,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华,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鄠邑区:
奋力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
2024年,鄠邑区将以全市“八个新突破”为抓手,发挥生态核心优势,以产业为先导,奋力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厚植发展优势。围绕渼陂湖片区建设新质生产力集聚区,打造“双中心”建设拓展区和创新区。
二是坚持以园促产,做强主导产业。实施环保综合治理提升、产业赋能焕新、服务功能提升三大行动。
三是坚持文艺赋能,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动城乡要素充分流动、城乡生活互为场景。
四是坚持重点突破,促进乡村振兴。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三个乡村”。
蓝田县:
聚力在六个方面攻坚发力
2024年,蓝田县将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落实,聚力在六个方面攻坚发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蓝田实践新篇章。
一是聚力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攻坚发力。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新建联村经济产业园15个,新增设施蔬菜、水果种植面积1200亩。
二是聚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攻坚发力。常态化开展“亲清下午茶·政企话发展”等活动,支持小微企业和新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全年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6亿元以上,新登记市场主体不少于3500户,新增上市后备企业5家。
三是聚力在城乡融合发展上攻坚发力。立足西安大都市“后花园”定位,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发展示范区。
四是聚力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攻坚发力。用好“数字秦岭”智慧管控平台,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持续巩固秦岭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五是聚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攻坚发力。投资1.51亿元,办好10件民生实事项目。
六是聚力在文化保护传承上攻坚发力。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挖掘申报非遗项目3个以上,让文物、遗产“活”起来。
高新区:
在创新驱动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2024年,西安高新区将在创新驱动、产业发展、项目推动、民生保障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是聚焦“创新立市”,加快推动“双中心”核心区建设。二是聚焦“两新一高”,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三是聚焦提质增效,狠抓项目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聚焦增强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五是聚焦办好惠民实事,全力保障和持续改善社会民生。
浐灞国际港:
全力打造“外向型”商贸物流枢纽
西安浐灞国际港将持续深化全省“三个年”活动,聚焦全市“八个新突破”,当好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尖刀兵。
一是全力构建向西开放的现代国际物流体系。持续提效率、降成本、优服务,常态化运行好18条干线,拓展“+西欧”线路达到26条,加大与铁总、哈铁、俄铁、乌铁等合作,加强与中远海、马士基等合作,中欧班列(西安)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核心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二是全力发挥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引擎作用。坚持规划引领,运用好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一张图”,持续优化配套功能。
三是全力打造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商贸物流枢纽。实施贸易倍增计划,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开展多领域、深层次的国际贸易和交流合作。
四是全力构筑参与全球竞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西安比较优势,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高标准建设“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园、西安设计之都核心承载区和上市企业培育产业园,推动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基金多方协同发力,加快构建面向未来、参与全球竞争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