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治理“四种陋习”推进移风易俗
2024年06月06日
字数:1175
阳光讯(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郭民成 赵晓翔)记者日前从商洛市洛南县获悉,今年以来,该县坚持把“四种陋习” (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治理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有力抓手,健全“四项机制”,突出“四个引领”,聚焦“四个目标”,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
洛南县健全组织机制,将陋习治理列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抓落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30个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重点、治理标准、治理方法、治理步骤、治理时限等,层层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上下联动、城乡一体推进陋习治理;建立“144”治理机制,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原则,3月底在36个村、6月底在118个村、9月底在247个村全域推进;各村(社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契合实际的1个村规民约、4种陋习治理标准、4种陋习管理办法,划定“人情上限”、规定“操办红线”、落实“责任底线”,并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确保陋习治理有章可依;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采取群众会、院落会等方式,广泛宣传陋习治理标准,开设“陋习治理”专栏,开展“陋习治理大家谈”20余期,发放倡议书、口袋书等1.8万余份;各镇村通过大屏幕、宣传彩页、“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集中“点赞”移风易俗、“吐槽”大操大办,形成褒扬新风良俗、反对陈规陋习的良好氛围;建立督查指导机制,将陋习治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和各部门的意识形态、文明创建、文明实践考核,并列入全县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月督查、季通报、年考评”机制,按照“4月听取专题汇报、6月组织现场观摩、12月总结时间节点”要求,稳步推进陈规陋习治理。
洛南县依托“理论讲堂”“院落会”等阵地,组建了“移风易俗宣讲团”“百姓宣讲队”,开展陋习治理、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突出服务引领,让“新风尚”取代“老传统”,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实行“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评议”机制;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已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500多名,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好。
洛南县推进“四种陋习”治理,制定“144”标准,为群众“立了规矩”,让群众“心里有了底”,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改丧葬宴席为烩菜,不喝整瓶酒、不发整盒烟,不建“豪华房”和“面子房”。今年以来,洛南县16个镇(街道)247个村(社区)的群众举办婚嫁、丧葬、建房事宜650余起,节约资金53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坚持“四治”(自治、德治、法治、 整治)联动,以文明乡风“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劝导治理不文明行为550余起,化解社会矛盾300余个,全县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城乡处处呈现出产业兴旺、民风淳朴、人心思进的美好景象。
洛南县健全组织机制,将陋习治理列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三级书记”抓落实,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30个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重点、治理标准、治理方法、治理步骤、治理时限等,层层召开动员会、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上下联动、城乡一体推进陋习治理;建立“144”治理机制,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原则,3月底在36个村、6月底在118个村、9月底在247个村全域推进;各村(社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契合实际的1个村规民约、4种陋习治理标准、4种陋习管理办法,划定“人情上限”、规定“操办红线”、落实“责任底线”,并召开群众大会表决通过,确保陋习治理有章可依;建立宣传引导机制,采取群众会、院落会等方式,广泛宣传陋习治理标准,开设“陋习治理”专栏,开展“陋习治理大家谈”20余期,发放倡议书、口袋书等1.8万余份;各镇村通过大屏幕、宣传彩页、“村村响”广播、微信公众号等方式,集中“点赞”移风易俗、“吐槽”大操大办,形成褒扬新风良俗、反对陈规陋习的良好氛围;建立督查指导机制,将陋习治理工作纳入各镇(街道)和各部门的意识形态、文明创建、文明实践考核,并列入全县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月督查、季通报、年考评”机制,按照“4月听取专题汇报、6月组织现场观摩、12月总结时间节点”要求,稳步推进陈规陋习治理。
洛南县依托“理论讲堂”“院落会”等阵地,组建了“移风易俗宣讲团”“百姓宣讲队”,开展陋习治理、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好家风带动好民风;突出服务引领,让“新风尚”取代“老传统”,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实行“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评议”机制;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已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500多名,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好。
洛南县推进“四种陋习”治理,制定“144”标准,为群众“立了规矩”,让群众“心里有了底”,倡导丧事简办、婚事新办、余事不办,改丧葬宴席为烩菜,不喝整瓶酒、不发整盒烟,不建“豪华房”和“面子房”。今年以来,洛南县16个镇(街道)247个村(社区)的群众举办婚嫁、丧葬、建房事宜650余起,节约资金530余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坚持“四治”(自治、德治、法治、 整治)联动,以文明乡风“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先后劝导治理不文明行为550余起,化解社会矛盾300余个,全县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城乡处处呈现出产业兴旺、民风淳朴、人心思进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