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王益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破解“丰收密码”
2024年06月03日
字数:657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杨怡涵
晨昏轮转,麦浪轻扬。铜川市王益区的田野上,“云上”授农技、物联网“种田”、直播“带货”等与古老农业文明交织出让人惊叹的画面,也为乡村振兴绘就生动一笔。
破解人才密码,“新农人”挑起生产大梁。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是紧跟时代的“新农人”。近年来,王益区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引领高素质农民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拓宽创业渠道,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王益区已累计培育区级以上示范型农业新型主体带头人225人、高素质农民735人,高素质农民村组覆盖率92.6%,越来越多“新农人”带着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的“领头雁”,他们用“心”、用“新”,带动产业“兴”。
破解科技密码,“新农具”改变生产模式。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慧农业”逐渐成为了一张新名片,让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在孟姜塬村现代智能化农业大棚,全智能化种植过程管理系统高速运行,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棚内栽种的樱桃串式番茄所需要的水、肥、温、光、气进行智能化调节控制。
破解销售密码,“新农活”提升生产效率。对于王益区新时代农人而言,“放下镰刀,拿起手机”也是新的致富经。他们精通电子商务,玩转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红”农产品,在产品销售渠道上迸发无限创意,让“好收成”带来“好收入”。
耕地有限、技术无限。在一块块耕地释放的潜力里,在一粒粒种子创造的奇迹里,在一台台机械展现的智慧里……王益区将继续搭上科技,连上“云端”,破解更多“丰收密码”,在希望的田野里画出致富“新丰景”。
晨昏轮转,麦浪轻扬。铜川市王益区的田野上,“云上”授农技、物联网“种田”、直播“带货”等与古老农业文明交织出让人惊叹的画面,也为乡村振兴绘就生动一笔。
破解人才密码,“新农人”挑起生产大梁。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是紧跟时代的“新农人”。近年来,王益区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引领高素质农民通过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拓宽创业渠道,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王益区已累计培育区级以上示范型农业新型主体带头人225人、高素质农民735人,高素质农民村组覆盖率92.6%,越来越多“新农人”带着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成为乡村振兴主战场的“领头雁”,他们用“心”、用“新”,带动产业“兴”。
破解科技密码,“新农具”改变生产模式。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智慧农业”逐渐成为了一张新名片,让农业生产从“体力活”变成“脑力活”。在孟姜塬村现代智能化农业大棚,全智能化种植过程管理系统高速运行,依托大数据平台对棚内栽种的樱桃串式番茄所需要的水、肥、温、光、气进行智能化调节控制。
破解销售密码,“新农活”提升生产效率。对于王益区新时代农人而言,“放下镰刀,拿起手机”也是新的致富经。他们精通电子商务,玩转直播、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打造“网红”农产品,在产品销售渠道上迸发无限创意,让“好收成”带来“好收入”。
耕地有限、技术无限。在一块块耕地释放的潜力里,在一粒粒种子创造的奇迹里,在一台台机械展现的智慧里……王益区将继续搭上科技,连上“云端”,破解更多“丰收密码”,在希望的田野里画出致富“新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