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城关镇凝心聚力书写基层治理新画卷

2024年05月29日 字数:1643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备,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谐,大家生活在一起幸福感满满!”中坝村村民刘女士的感悟是对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平安建设工作的肯定。
  为了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让平安落地、让幸福生根,让群众安心生产生活,近年来,安康市汉阴县城关镇党委政府坚持把“群众所盼、群众所需、群众所诉”摆在平安建设重要位置,不断探索总结“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基层治理新模式,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关切的民生事,绘就了平安城关新图景。
  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张辉
  
  问题联治解民忧
  “梧桐沟河道是八组通向五组的必经之路,但是没有桥,遇到雨天,大家出行很不方便。”长窖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在搜集群众对民生实事意见建议时,发现部分村民对梧桐沟河道修建便民桥的愿望十分强烈。“这就是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一定要办好。”城关镇党委政府收到镇人大反馈的群众诉求后,迅速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一个月的时间,梧桐沟河道便民桥竣工,群众纷纷点赞。
  何为基层治理中群众的“问题”?汉阴县城关镇党委一班人达成了一个共识,不把群众所盼、所需、所诉的民生小事办好,就会成为“问题”。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能躲、不能拖,要镇、村两级联动,主动去解决问题,把群众身边事办成暖心事。
  今年以来,城关镇以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服务驿站,由联村领导、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网格员为主体,组建30支民情问题调查小分队,深入群众家中搜集汇总群众在民生项目、矛盾纠纷、平安建设、移风易俗等方面的诉求和意见,累计开展入户走访1263次,收集问题线索161件,现场解答问题132件,办理群众身边微小事23件。该镇通过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真抓实干解决问题,全面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矛盾联调促和谐
  “太感谢你了,是你让我们放下了思想上的包袱,我们邻里之间的矛盾今天被彻底化解了。”城关镇三坪村村民吴某和贾某说。近日,城关镇三坪村一起邻里土地纠纷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曾经各执一词坚持自己有理的涉事双方吴某和贾某,激动地拉着调解员刘伟的手连连道谢。
  “邻里之间产生的纠纷本质上都不会有太深的矛盾,如果积怨已久,那就是拖出来的结果,调解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升级双方的矛盾。”从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十余年的刘伟介绍,基层邻里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化解不了的恩怨,关键是找到化解的办法。
  近年来,汉阴县城关镇以“发现在早、控制在小、处置在好”的目标导向,健全完善多元化调解机制,在调解基层矛盾过程中,充分整合资源,努力开创矛盾联调新格局;按照“1122”(即联村民警1名、司法干部1名、镇村干部2名、网格员2名)工作法,通过听诉求、摆法理、化心结,着力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在重点矛盾纠纷化解上,坚持领导包案、专班化解,采取政策宣传讲上门、查找问题找上门、矛盾纠纷调上门,推动关口前移,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平安联创稳大局
  “大家在手机上看到中奖领奖的通知,发送链接要求点击付款的,可千万不能轻信,这些都是诈骗!”南街社区“百姓讲堂”上,城郊派出所民警就当前常见的兼职刷单、网络贷款、投资理财等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进行了详细讲解,提醒大家加强防范意识,守好“钱袋子”。
  平安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发展需要厚植平安沃土,群众安居乐业需要平安和谐的环境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城关镇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准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该镇聚焦平安建设工作,深入推动村村联建、村(社)联建、村企联建,助力“治安联防+平安联创”,大力实施“平安城关·安心工程”,依托党建引领优势,充分发挥网格员作为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协管员、服务代办员的职能作用,有效落实“—村一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人民调解员队”制度,建立平安联创例会机制、工作督导机制、形势研判机制、考核奖励机制、信息报送机制,充分发挥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持续打造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平台。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