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

到2025年西安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8.03%

2024年05月29日 字数:639
  阳光讯(记者 韩冯盼)日前,《西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5月27日,记者从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获悉,《规划》立足特大城市的现实生态问题和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以解决“生态病”为出发点,探索了生态修复新模式,到2025年西安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8.03%。
  《规划》根据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任务安排,结合市域生态修复需求,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重点从生态质量、生态修复治理两个方面明确生态修复目标。
  到2025年,新增林地提质改造面积106.28平方千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不低于48.03%,森林蓄积量达到3857万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到64%,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达到80%,新增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面积330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60.26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达到70.51%。
  到2035年,森林蓄积量达4300万立方米,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43.81平方千米,水土保持率不低于73.82%,湿地保护率不低于65%,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达到85%,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面积达到5113.75平方千米。
  《规划》明确了全市构建“一屏一带一城,多廊多片多点”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
  “一屏”指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屏障,“一带”指渭河生态景观修复带,“一城”指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提升区,“多廊”指以水系廊道、文化古道、重要物种迁徙廊道为主的多条生态廊道,“多片”指以黑河—涝河下游农田集中片区、浐河—潏河中游农田集中片区、泾河—石川河—零河流域农田集中片区为重点的多个农田生态提升区,“多点”指以自然保护地、台塬为主要载体的多个生态斑块。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