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发展 数据激活势能
—— 来自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观察
2024年05月27日
字数:957
5月24日至25日,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行,来自各领域的代表围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展开碰撞,为观察数字时代的中国提供了风向标。
机器人、无人机等悉数亮相,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同台竞技……峰会现场体验区为观众打造了全新的数字生活、文化体验,展现出数字时代的智慧面貌。
在展览会上,各种机器人成为当仁不让的“人气王”。解答问题、表演太极、冲泡咖啡……身处“千行百业”中的机器人,都在尽职尽责地打着工。
一些展商还展示了数字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在九章云极的展台上,显示屏上展示着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依托该方案,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仅能够实时掌握生产数据,还能在遇到诸如生产机械故障的情况下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能力的加速发展及提升,大批科技成果不仅找到了现实应用的场景,还带来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
在全国纺织业重要集群地福建长乐,当地纺织企业借力工业互联网,加快了创新驱动转型步伐。“AI质检师”在纺织车间给产品“找茬”,结果是“瑕疵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检出个数也从人工的每百米10个到了AI的40个”。在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内,几台率先试点数字化、智能化的经编机都逐一配上了“AI质检师”,在新生产的经编花边上寻找瑕疵点,并发出网格位置预警和提示。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数字技术正日益融入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土壤,不断拓展着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超3.2万亿元,已培育出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从供应链到生产线,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峰会期间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不论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云计算服务还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都渗透其中。专家们认为,数据要素要“用得好”,关键是“流得动”。峰会上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同比增长22.44%。
据新华社
机器人、无人机等悉数亮相,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同台竞技……峰会现场体验区为观众打造了全新的数字生活、文化体验,展现出数字时代的智慧面貌。
在展览会上,各种机器人成为当仁不让的“人气王”。解答问题、表演太极、冲泡咖啡……身处“千行百业”中的机器人,都在尽职尽责地打着工。
一些展商还展示了数字赋能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在九章云极的展台上,显示屏上展示着公司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依托该方案,传统制造业企业不仅能够实时掌握生产数据,还能在遇到诸如生产机械故障的情况下快速找到解决办法。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和能力的加速发展及提升,大批科技成果不仅找到了现实应用的场景,还带来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兴起。
在全国纺织业重要集群地福建长乐,当地纺织企业借力工业互联网,加快了创新驱动转型步伐。“AI质检师”在纺织车间给产品“找茬”,结果是“瑕疵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检出个数也从人工的每百米10个到了AI的40个”。在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的纺织车间内,几台率先试点数字化、智能化的经编机都逐一配上了“AI质检师”,在新生产的经编花边上寻找瑕疵点,并发出网格位置预警和提示。与会专家和学者认为,数字技术正日益融入经济发展的各领域,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土壤,不断拓展着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超3.2万亿元,已培育出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从供应链到生产线,数实融合进一步提速,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峰会期间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
因数字而变,因数字而兴。不论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云计算服务还是产业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都渗透其中。专家们认为,数据要素要“用得好”,关键是“流得动”。峰会上发布的《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32.85ZB(泽字节),同比增长22.44%。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