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南浔嘉业藏书楼:一缕书香,缘何百年?

2024年05月24日 字数:839
  “万卷琳琅嘉业堂,鹧鸪溪上小莲庄。”在浙江湖州南浔古镇,静立着一座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嘉业藏书楼。古雅的书楼藏于清幽的园林之中,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嘉业藏书楼的原主人刘承幹,是南浔“四象”之首实业家刘镛之孙。他一生爱书,为妥善保管苦心搜罗的古籍,于1920年在家乡南浔营造藏书楼,历时四年落成。
  藏书楼为回廊式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书楼。在建楼之初,刘承幹对防潮、防火等设计就别具匠心、十分周全。藏书楼中间设天井,所有朝天井的库房均安装落地长窗,以利于采光通风,天井内摆放四只大水缸,藏书楼周围以河道代替围墙,楼外有一方荷池……构筑精心、设计周密,令人惊叹。
  嘉业藏书楼的藏书藏以致用,兼收并蓄,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典籍宝库。其鼎盛时期收藏的书目达16万册、60万卷,不仅宋元珍籍丰富、明刊本集中,而且名家稿抄本众多,有大宗地方志。嘉业藏书楼不仅藏书丰富,且以雕版印书蜚声学林,刘承幹曾斥巨资将约三千卷古籍进行了雕版刻印,使不少珍籍得以流传。
  1951年,刘承幹将嘉业藏书楼和数十万种藏书全部捐出。从此,闻名海内外的嘉业藏书楼成了浙江图书馆的一部分。2001年,嘉业藏书楼及小莲庄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和2019年,嘉业藏书楼进行了两次大修,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力求保留百年藏书楼的韵味。
  2010年,浙江图书馆启动“嘉业藏书楼版片保护工程”。嘉业藏书楼管理人郑宗男承担起了古籍的保护工作,其父郑兴宝作为嘉业藏书楼曾经的管理人,更是发挥了“余热”。冲洗、阴干、著录……事无巨细。2019年,这项耗时近10年的文化保护工程终于完工,藏书楼里的雕版实现“复活”,并全部完成数字化影印、保存。
  2022年9月,“浙江省历史文献数字资源总库”在嘉业藏书楼正式发布,读者在指尖就能获取庞大的电子古籍,共享“典籍里的中国”。
  藏用之间,文字被唤醒。南浔实验小学自2015年起与嘉业藏书楼合作建立雕版印刷传习基地,让雕版文化走进了校园。目前该校已培养了200多名雕版印刷的小传人。
  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百年时光流逝,这里书香正浓。
  据新华社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