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

留住“旧时光” 焕发“新活力”

—— 安康市汉滨区老城街道打造大北街“老城记忆”主题街巷侧记

2024年05月23日 字数:1484

  青瓦灰墙,木板提门;商号齐聚,店铺林立;商贸兴盛,市肆繁荣;房脊连房脊,高墙挨高墙。老字号的药行、客栈、百货、餐馆应有尽有,昔日的安康大北街繁荣延续着一代又一代,直到1983年,洪水肆虐安康,灾后重建,市中心南移,诞生了以金州路、兴安路十字为中心的商业新街区,大北街开始逐渐淡出商业舞台。
  作为通津门所在地,彼时安康大北街的繁华与此时的单调破旧相比,显得落寞不少。为了让历史的繁荣再现大北街,汉滨区老城街道党工委以“做细、革新、融合”为总基调,将大北街作为“老城记忆”主题街巷打造,让怀旧慢时光的情愫成为游客想来大北街的“冲动”。
   记者 向博 通讯员 熊彬彬 文/图
  
   兼顾“老房子”打造“新场景” 在保护里焕新
  2023年10月,大北街社区对辖区道路、雨水、污水、照明、交通、绿化等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大量传统街区被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所取代的问题逐渐暴露,厚重的历史和老城记忆的加持,让大北街的发展急不可待。为了延续城市文脉、拓展城市文化发展空间,老城街道把怀旧文化场景作为“软实力”,满足游客的观光体验和情感带入,把大北街再度“激活”。
  “这都是小时候的回忆呀!解放鞋、花盘子,现在好多娃子都没见过这些,看着很有意义。”改造后的大北街整体街区风貌融合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怀旧风,呈现出典型的老城区特征。对房屋的再度使用是对老房子最好的保护。房租不高、交通便利、知名度高……大北街改造后的众多优势让不少投资兴业者心动。增加的立体绿化、怀旧壁画对街区容貌的美化,让老街巷在新业态、新场景的刺激下,逐渐时尚起来,闲置的老房子也开始被关注。
  留住“旧时光”引入“新业态” 在革新里发展
  为了打造“老城记忆”特色街区,老城街道对大北街沿街商铺进行了外立面改造,通过再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老场景、老建筑,聚合老字号、老手艺,引入新业态、新模式,大北街成为展陈岁月故事的博物馆,唤醒了新旧业态活力。
  咖啡馆、蛋糕小吃、小院火锅……如今的大北街别具风情,在城市文脉改造时,既保留了历史场景,又更新了基础设施、重塑了环境,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居住环境,还通过引入新文化、新生活方式,让历史文化和商业发展相融相生。旅游打卡客群的增加也提升了大北街的区域文化影响力。
   发扬“老手艺”凝聚“新合力” 在助推里升级
  “人间烟火气”是老城的特色,也是老城记忆的载体,老字号、老店招、老街坊,泛黄的灯光、悠长的街巷,老树的叶片泛着翠绿,市民李阿姨站在路边,盯着墙上的年代照相馆喃喃地说,这就是她年轻时候照相馆的样子,她已经来看过无数次了,总能在这里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
  大北街尽头的梁记花卷也用美食唤醒旧时光,做了几十年的花卷,老手艺被津津乐道。隔壁木江咖啡店古朴温情的风格也总能吸引年轻人在午后小坐,一起感叹时间慢、朋友久、环境美。大北街是城市的根,一砖一瓦都有历史遗留的痕迹,充满了人情味。随着大北街改造完成,街道也成了老城居民茶余饭后的热门地点,有很多年轻人在老街巷里沉淀、寻找自己,也有很多年轻人在老宅子、老巷子里扎根,开创自己的事业。
  随着“国潮江畔美味老城”美食季活动的连续成功举办,今年“五一”期间,大北街特色街区作为“老城记忆”的整体展现,成为区块化旅游的代表,与“夜游东关常来长安”灯光展齐发力,为美食推介助力,让游客在老城有吃有玩。
  下一步,老城街道将继续以东关历史街区打造为抓手,聚焦历史与现实、文旅与经济的结合点,打造“国潮江畔美味老城”文化IP,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体赛事活动,用区块化特色街区链接区域化特色景区,加快发展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旅体融合发展的老城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