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

我省残疾人可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24年05月23日 字数:959
  阳光讯(记者 韩冯盼)为助推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残疾人实现共同富裕,近日,《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助残共富促“千万工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每年重点扶持500个助残共富“千万工程”示范村,通过示范带动,帮助残疾人实现振兴路上不掉队。到2027年,全省农村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并常态化实施。
  《实施意见》明确,实施12个助残共富项目,全面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增收,享受康复托养、社保兜底、家居改造等服务;依托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农家书屋、村两委等阵地、设施,在“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千万工程”助残就业服务驿站,实现辅助器具适配、政策宣传、就业服务、文体服务等功能,为“千万工程”助残共富提供服务,每年建设500个。开展残疾人家庭经营阳光增收扶持;扶持农村残疾人或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发展家庭经营项目和助农增收产业。在符合用地政策前提下,利用自有家庭院落空间及周边资源等,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休闲旅游住宿、生产生活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家庭经营项目;发展林业果业、中药、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助农增收产业。
  提升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水平。增强政府提供残疾人基本托养服务的能力,加大在托养设施、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统筹协调,通过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护理、康复和劳动技能训练,促进辅助性就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在残疾人托养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实施意见》提出持续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对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救助,改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效解放家庭生产力、缓解家庭支出和照护负担。按照每人2.5万元的标准,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持续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推进康复就业有效融合。通过提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助听器、轮椅、拐杖、假肢等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提升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和生产劳动能力。年度投入6000多万元,对有辅助器具适配需求的残疾人服务率不低于87%。持续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康复就业有效融合。对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开展残疾人文化和体育服务。通过扶持盲人阅览室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文化活动入村入户活动等,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水平。年度为1200户残疾人家庭提供康复健身服务,建设40个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