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选育小麦新品种 做好麦田“守护者”
2024年05月21日
字数:871

■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曹鑫 段佳瑶 许建磊 文/图
5月,旱地小麦迎来了生长关键期。在铜川市印台区的旱地小麦育种基地里,小麦按照新品种材料的不同进行了划分种植,一块块小麦田整齐排列,小麦长势正好。阵阵微风吹过,小麦随风拂动,卷起了一片片绿色的麦浪,淡淡的麦穗香味扑面而来。
这段时间,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闫军宏一有时间便到田里观察小麦的长势。提及试验田里的小麦,闫军宏如数家珍:“这是我们选育的一个新品种材料,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分节性好、群体大、穗子紧凑、抗病和抗虫性好。”闫军宏的手轻轻拂过麦穗,眼中是藏不住的笑意。
据了解,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前需要经过多年的选育种植,要先后通过品比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多个环节和流程的层层筛选才能通过品种审定,最终推广种植,有些品种的选育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完成。技术专家在试验田中模拟了自然生长环境,给予小麦新品种材料天然的生长空间,并且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没有进行人工干预,最终,具有群体大、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势的小麦品种材料才会在试验中胜出。
2012年,由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出的“铜麦6号”通过审定,向安徽、山东、甘肃等适宜种植区进行了推广种植。经过多年努力,该中心还先后选育出了“铜麦8号”“铜麦9号”和“铜麦11号”等3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品种材料。闫军宏说:“‘铜麦8号’通过了陕西省旱地小麦审定区域试验,进入了第二年区域试验;‘铜麦9号’通过了陕西省旱地小麦审定品比试验,进入了第二年区域试验;‘铜麦11号’通过了陕西省水地审定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目前正在进行DUS测试。”除“铜麦”系列小麦新品种材料外,30亩试验田里的60余个新品种材料也在等待着下一步的试验。
育种没有捷径可走,近年来,印台区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举措,将粮食安全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并不断试验探索,选育出印台本土的小麦新品种,为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贡献印台农技力量。数十年扎根土地,以闫军宏为代表的印台农技人用对农业的深沉热爱和坚持回报着这片土地,将“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