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县青化镇“新农人”年销苹果近1000万元 带动群众共致富

2024年05月07日 字数:798
  ■记者 芮扬 张伟 通讯员 张帆
  近日,记者走进宝鸡市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苹果交易中心,处处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叉车穿梭将苹果从冷库里运出,农户熟练地进行分拣、装箱、贴标、封口、装车,现场井然有序。一个长着娃娃脸的“90后”小伙在现场指挥调度,他就是岐山县丰盛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强。
  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苹果大村,更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种植苹果。种得出好果子,更要卖得出好价钱,近年来,镇村积极对接争取项目,建起了冷库,改变了苹果“随摘随卖”的销售方式。冷库建起后,这个“90后”小伙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成立合作社,主动担当,为乡亲们提供储存、代销服务。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彭强积极探索,加强人力,对苹果进行分级筛选、包装,区分消费群体。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形成散户种植、分类包装、统一定价的新模式,帮助果农实现了错峰、错时、错季销售,让这些红果果真正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依托苹果产业链,村里群众也当上了“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焦六村的周女士这几年一直在合作社上班,提起这份工作她笑着说:“出去上班就照顾不了老人和娃娃,现在全年不停地有活干,工作轻松,工资不比在外上班低!”据悉,彭强年发放工资30多万元,有的群众两个月就拿到了1万多元的报酬。
  “现在苹果主要销往湖北、山东、四川等地,今年还卖到了印度,一年下来卖了200万斤的苹果,销售额近1000万元。合作社长期务工30人左右,还有不到2个月早熟苹果就可以采摘销售了,季节用工每天超过100人,让大家在赚苹果钱的同时还能挣到工资,我很开心。我会好好工作,争取带动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彭强自信满满地说。
  产业兴则百姓富。彭强通过苹果产业带动乡亲致富的故事是“青化果农”劳务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化镇充分发挥果业发展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果品产业和劳务产业双促进。苹果产业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增收,间接带动2900余名群众增加收入150多万元。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