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用巧克力型球囊快速解决
2024年04月24日
字数:678
阳光讯(记者 张华)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介入诊疗中心成功完成了一例一次性使用约束型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巧克力型球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75岁的李奶奶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左下肢麻木、发凉等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还出现了疼痛等情况,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无明显效果,便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介入诊疗中心门诊求助。
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奶奶左足背皮肤发红、足趾发青,对温度的感觉反应迟缓且足背处动脉搏动消失。医生在询问中得知,李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病史,两年前曾因冠心病被植入了两枚支架。入院后,经完善下肢CTA检查,李奶奶被确诊为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吴智群组织科室开展了术前讨论,结合患者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右下肢动脉造影手术指征,担心李奶奶因长期患慢性病,有可能引起左下肢溃烂、坏疽等情况。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医生为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的情况下进行了左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侧股浅动脉下段、左侧腘动脉中下段、左侧胫前动脉上段造影剂通过一般,可见节段性狭窄,最狭窄处约95%。
术中,医生反复尝试开通狭窄段,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引入了3mm~80mm高压球囊及4mm~80mm一次性使用约束型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实施了左下肢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患者左侧股浅动脉下段、左侧腘动脉中下段、左侧胫前动脉上段造影剂通过顺利,狭窄段血流速度较之前明显加快,未见限流性夹层影。术后,李奶奶左下肢麻木、发凉等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皮肤颜色、温度恢复正常,足背动脉可触及。
据悉,此次手术通过一次性使用约束型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巧克力型球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为全国首例。
75岁的李奶奶两个月前开始出现左下肢麻木、发凉等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还出现了疼痛等情况,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无明显效果,便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介入诊疗中心门诊求助。
医生检查后发现,李奶奶左足背皮肤发红、足趾发青,对温度的感觉反应迟缓且足背处动脉搏动消失。医生在询问中得知,李奶奶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病史,两年前曾因冠心病被植入了两枚支架。入院后,经完善下肢CTA检查,李奶奶被确诊为左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吴智群组织科室开展了术前讨论,结合患者体征、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右下肢动脉造影手术指征,担心李奶奶因长期患慢性病,有可能引起左下肢溃烂、坏疽等情况。在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医生为患者在局部麻醉下的情况下进行了左下肢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侧股浅动脉下段、左侧腘动脉中下段、左侧胫前动脉上段造影剂通过一般,可见节段性狭窄,最狭窄处约95%。
术中,医生反复尝试开通狭窄段,在超滑导丝的引导下,引入了3mm~80mm高压球囊及4mm~80mm一次性使用约束型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实施了左下肢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患者左侧股浅动脉下段、左侧腘动脉中下段、左侧胫前动脉上段造影剂通过顺利,狭窄段血流速度较之前明显加快,未见限流性夹层影。术后,李奶奶左下肢麻木、发凉等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皮肤颜色、温度恢复正常,足背动脉可触及。
据悉,此次手术通过一次性使用约束型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巧克力型球囊)治疗下肢动脉闭塞为全国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