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县聚焦乡村振兴 打造示范样板
2024年04月16日
字数:635
■记者 杨月锋 通讯员 胡楠
日前,记者从潼关县政府获悉,近年来,该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并打造了一批具有潼关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据了解,潼关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压实各级“田长”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果树苗木上山上坡,新栽和优化软籽石榴面积5000亩;启动实施软籽石榴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软籽石榴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引进深加工企业,延伸中药材产业链;规范提升规模化养殖,力争生猪存栏达到11万头;发挥供销联社为农服务作用,积极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1家。
此外,潼关县还突出“千万工程”重点引领,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5个;统筹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1800套户厕改造,实施8个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10个垃圾中转站实体化运营;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持续开展农村“五边四荒”专项整治,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用好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同时,潼关县还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深化“123+N”防返贫监测模式,不断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日前,记者从潼关县政府获悉,近年来,该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并打造了一批具有潼关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据了解,潼关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压实各级“田长”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做好“土特产”文章,推进果树苗木上山上坡,新栽和优化软籽石榴面积5000亩;启动实施软籽石榴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软籽石榴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引进深加工企业,延伸中药材产业链;规范提升规模化养殖,力争生猪存栏达到11万头;发挥供销联社为农服务作用,积极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园1家。
此外,潼关县还突出“千万工程”重点引领,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村1个、市级示范村5个;统筹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优化乡村发展空间,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完成1800套户厕改造,实施8个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快10个垃圾中转站实体化运营;以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持续开展农村“五边四荒”专项整治,发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用好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同时,潼关县还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提升“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深化“123+N”防返贫监测模式,不断完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