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计划分三年建设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阳光讯(记者 韩冯盼)近日,记者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计划分三年完成110个试点项目和不少于90个市级项目,进一步推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儿童游憩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案》要求围绕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以务实、可及为导向,增加社区服务有效供给,补齐设施短板,创新运营模式,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安全健康、运营有序的社区嵌入式服务样板,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
《方案》明确,积极申报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城市,在全市遴选110个试点项目,以街道和社区为单元建设推进,分三年组织实施,2026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
其中107个项目以社区为单元建设。2024年,全面启动107个试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政策、标准体系。完成35个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具备运营条件,探索积累经验,逐步推广。2025年,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32个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具备运营条件,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运营模式,相关标准、资金、用地等政策保障体系基本成形。2026年,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完成40个试点项目建设任务,具备运营条件,在总结试点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向全市各类社区有序推进,逐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公共服务。
3个项目以街道为单元建设。针对西安市主城区个别街道体量较小的实际,探索以街道为单元统筹建设模式,遴选新城区解放门街道、碑林区南院门街道,按照“资源共享、就近就便”的原则,统一规划制定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推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