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多举措推动村级后备力量闭环管理 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2024年03月21日 字数:1403

  ■记者 张伟 通讯员 康磊 吴瑞刚 文/图
  近年来,宝鸡市凤县聚焦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管用”(即精选、优育、严管、使用),围绕储备、管理、培育、使用、激励方面形成闭环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量足质优”,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
  拓宽视野“精选” 充盈源头“人才库”
  “为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选拔工作系统、严谨、有效,我们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召开‘院坝会’等方式,全方位摸排村级后备力量,确保把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热心村级事务、对基层群众感情深、作风正、品行好的农村优秀青年找出来。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我们村把返乡创业青年、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纳入台账,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了5名后备干部。”说起村里的干部选拔培育,凤州镇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雷鑫非常自豪地说道。
  为做好村级后备力量摸排调研,凤县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针对长期在农村的青年劳动力(18~40岁)和外出务工经商办企的优秀青年(成功人士)的排查摸底,对有培养发展潜力的,镇、村分别建立基本信息台账,确定专人负责维护,加强日常联系,掌握动态信息;对条件成熟、爱农村、懂发展、善服务的人才及时纳入“后备力量人才库”。截至目前,全县共储备后备干部264名。
  创新方式“优育” 打造提能“大课堂”
  为了推动村级后备力量快速成长,村级后备力量确定后,凤县及时建立“2+1”结对帮带机制,明确1名镇领导班子成员、1名镇干部、1名村党组织书记分别与264名村级后备干部建立结对帮带关系,通过在政治上帮、思想上带、经验上传、方法上教进行“传帮带”,全过程跟进指导。
  除了“传帮带”培养外,凤县还将村级后备力量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党务知识等内容,去年分批组织村级后备力量开展全覆盖培训380余人次,同时,安排后备力量到镇上站所、窗口跟班学习,参与项目建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一线工作,提升其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
  健全机制“严管” 把好成长“方向盘”
  “后备力量人才库”建立起来后,如何加强管理是重点,凤县明确县、镇、村共同管理村级后备力量,县委组织部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镇党委负责考核、备案和培训,村党组织负责培养、推荐和日常管理。
  通过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实地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按照日常、半年度和年度为周期,纳入“三述两评三谈”,邀请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评议,对村级后备力量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群众认可度进行综合考察,对符合标准的继续培养。
  不拘一格“使用” 搭建干事“新舞台”
  “小杨这孩子真不错,待人真诚、有耐心,我们有事找他,二话不说就帮忙。”说到村里的后备力量,平木镇西山村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群众口中的“小杨”名叫杨幸,2020年毕业后便选择回到家乡发展,之后被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人才库”,村“两委”换届时他当选为乡村振兴专干。
  在凤县基层,像杨幸一样的后备力量还有很多。为用好这些人才,凤县梳理整合乡村振兴专干、公益性岗位、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助理等岗位,结合个人特长、爱好、专业等方面,有序选派到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工作中任职锻炼,在基层工作中压担子、交任务、长才干,实现“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
  通过“选育管用”闭环管理,在凤县,越来越多的后备力量成长为行家里手,在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发挥着“一人带一帮、一业富一方”的作用。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