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三医院医疗团队让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2024年03月14日
字数:647
阳光讯(记者 张华)近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了一名104岁的老人,老人因长期听力丧失,与外界交流全靠眼睛观察口型,近两个月,因“老年核性白内障”,老人的视力逐渐下降,直至视力丧失。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后,老人的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烦躁,甚至出现了幻觉。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避免病情再度恶化,老人家属希望能尽快为老人进行手术治疗。
该院眼科主任张鹏和张娟教授对老人病情十分关注。但老人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她有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手术难以配合。麻醉科主任蒯建科接到眼科会诊通知后进一步了解到,体型瘦弱(仅有40kg)的老人不仅有慢阻肺病史,还有主动脉硬化伴中动脉瓣退行性改变,进行麻醉的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
考虑到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必须选择对其生理状态影响最小的麻醉方式。对此,麻醉科何军副主任医师和张娟教授以“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为基础,商讨了围术期翔实、细致的麻醉管理方案,涵盖了麻醉方式、循环管理、呼吸管理、药物选择、体温保护、应激与抗炎管理等,最终确定麻醉方案为不插管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并做好了术中各项管理预案。
术中,何军进行了个体化的给药和严密的监测,并不断进行药物剂量和麻醉机的参数调整。眼科张娟教授和李晓清副主任医师亲自操刀,手术顺利进行。最终,在麻醉科、眼科、手术室等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一小时后,老人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术后第二天,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视力恢复。当老人见到医生后,主动与医生握手,以此表达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
该院眼科主任张鹏和张娟教授对老人病情十分关注。但老人还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她有长期的认知功能障碍,手术难以配合。麻醉科主任蒯建科接到眼科会诊通知后进一步了解到,体型瘦弱(仅有40kg)的老人不仅有慢阻肺病史,还有主动脉硬化伴中动脉瓣退行性改变,进行麻醉的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突发事件。
考虑到高龄老人的身体状况,必须选择对其生理状态影响最小的麻醉方式。对此,麻醉科何军副主任医师和张娟教授以“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为基础,商讨了围术期翔实、细致的麻醉管理方案,涵盖了麻醉方式、循环管理、呼吸管理、药物选择、体温保护、应激与抗炎管理等,最终确定麻醉方案为不插管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并做好了术中各项管理预案。
术中,何军进行了个体化的给药和严密的监测,并不断进行药物剂量和麻醉机的参数调整。眼科张娟教授和李晓清副主任医师亲自操刀,手术顺利进行。最终,在麻醉科、眼科、手术室等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一小时后,老人安全、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术后第二天,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视力恢复。当老人见到医生后,主动与医生握手,以此表达自己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