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新肝”宝贝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重获新生

2024年03月13日 字数:829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刘学民教授团队为一名12岁患儿成功实施肝移植手术。手术后15天,患儿顺利康复出院,重获新生。
  今年年初,患儿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刘学民教授门诊复查,患儿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
  该患儿在出生仅40天时,被诊断为先天性胆道闭锁,其家人从此踏上了漫漫求医路,一直和疾病抗争了12年,但患儿病情却日益严重。
  据了解,先天性胆道闭锁是一种严重的胆汁淤积性肝病,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该疾病是由于新生儿先天性的胆道生长发育缺陷引起的局部或大范围的胆道引流不畅,形成严重的阻塞性黄疸,进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并可造成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最终发生肝功能衰竭,是小儿外科领域中最严重的外科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手术干预,患儿在两岁以内的死亡率会非常高。
  为了减轻患儿的痛苦,在医生的建议下,尚在襁褓之中的患儿在外院接受了葛西手术。手术后患儿的肝功能持续异常,转氨酶波动于200U/L左右。患儿虽然一直接受药物治疗,但病情反复、持续进展,逐渐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肿大和血小板降低。十余年间,家人带着患儿在各大医院来回奔波,不幸的是8个月前该患儿被诊断为肝癌,并接受介入治疗。
  经多方打听后,家人带患儿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肝胆外科就诊。刘学民教授接诊后,与团队充分评估,认为肝脏移植是救治患儿的最佳方案。
  2023年12月12日,患儿等到了与她相匹配的肝脏,在手术前,吕毅教授、刘学民教授共同对供肝进行细致评估,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各种预案,充分做好手术前各项准备。
  “和成人相比,给小孩做肝移植手术,手术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手术操作难度都会成倍地增加。”刘学民教授表示。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刘学民教授团队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经过9小时从容有序的奋战,顺利完成手术,新的肝脏终于在患儿体内开始工作。
  手术后,外科ICU医护及病房护理团队也紧跟步伐,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体化治疗、护理计划,精心落实各项治疗措施。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护下,手术后15天,该患儿顺利康复出院。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