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 我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26.00万亩
2024年02月06日
字数:409
阳光讯(记者 韩冯盼)2月4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批复》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批复》指出,到2035年,陕西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26.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77.6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86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07.0亿立方米。
《批复》中提到,以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和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汉中盆地为重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筑牢秦岭—大巴山、陕北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生态屏障,实施江河源头、森林、河湖、湿地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守护好黄河母亲河。
《批复》指出,到2035年,陕西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326.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377.6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86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07.0亿立方米。
《批复》中提到,以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和黄土高原旱作区、关中灌区、汉中盆地为重点,拓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空间,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筑牢秦岭—大巴山、陕北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生态屏障,实施江河源头、森林、河湖、湿地系统保护修复,加强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守护好黄河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