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踝关节过了“保质期” 西安市红会医院医生妙手“再置换”

2024年01月18日 字数:818
  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为一名67岁的老人完成踝关节“再置换”翻修手术,用时一个半小时,在一台手术中完成了“取出+植入+加强”三大任务,较大限度保留了患者踝关节功能,术后老人恢复良好。
  67岁的王女士(化名)多年前因严重外伤后出现了踝关节骨关节炎,在医院做了踝关节假体置换术,近一年内,王女士的踝关节又开始疼痛、肿胀,并且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家人带她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微创与矫形病区。
  详细了解老人既往病史及相关检查后,西安市红会医院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梁晓军发现,患者原本踝关节置换术后的假体出现了塌陷和移位。以往此类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踝关节融合术,虽然能缓解踝关节的疼痛,但是伴随的是踝关节功能的丧失,对走路甚至生活都有影响。
  尽管患者年龄较大,但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坚持要求进行踝关节翻修,保留关节功能。梁晓军表示,踝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存在难度,第二次“再置换”手术国内目前只做过两例。加之老人此前是因为严重外伤导致的骨关节炎,目前关节已经出现融合现象,且老人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再植入置换假体会影响其稳定性,这些因素都将增加手术难度。
  为了老人的生活质量,梁晓军决定为老人制定个体化假体,实施踝关节“再置换”手术进行翻修。术中,医生发现患者旧假体已经出现严重磨损,中央衬垫也断裂了。因此,先取出已经移位且断裂的旧假体,再将截骨导板置于踝前,将新的假体植入。为确保假体稳定,最后再进行踝关节周围韧带的修复重建术。这样,只用一台手术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台手术才能实现的治疗目标。手术历时一个半小时顺利完成。术后,经检查,患者关节恢复了良好的匹配度,目前已准备出院。
  “精确细致的术前设计为手术提供了保障,术中截骨导板的精准引导也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梁晓军表示,全踝关节置换可以个性化定制,使置换的假体更加匹配,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踝关节活动度,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网站备案号:陕ICP备0600792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