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实行囊,阔步向前
——听朱鸿先生《散文十讲》有感
2024年01月03日
字数:936
■刘彦娜
从暖秋入寒冬,两个半月时间飞逝,十讲课程已经结束,言已尽而意无穷,散文课带给我的知识与启发,理论与思想,如乐音绕梁三日般久久没有消散。
课程开始之前,我对散文仅有模糊概念,仅有“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点粗浅认知。然而,第一节课关于散文的本义与散文观的考辨的讲解,就使我的观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朱老师的课堂,将我带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全新的世界,于我而言,充满新鲜、好奇和敬畏。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散文,朱老师细致耐心地讲解不仅将这一答案带给我们,同时还传递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态度,所谓守正创新,没有对“正”的追求,何来“新”涌现?散文路上要想走得长远,理解清楚什么是散文是第一要务。研究问题严谨态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者的散文观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对我们思考的启发。每个人物及其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能够理解每一位学者的观点并对此有我们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朱教授所强调的重要内容。朱教授带领我们仔细分析了古今中外大家对于散文的认识,在一方屏幕的文字引领下,我们跨越时空,与相隔千百年时光的学者相遇,屏幕不大,文字不多,但其背后的思想和智慧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我们与他们的思想产生了碰撞,于一次次感性认知与理性考辨中,我们慢慢对何为真正的散文有所体悟。我渐渐拨开迷雾,见得一丝散文本真的光亮。
最享受的,是朱教授授课的声音,以放慢了的语速,带我们慢慢领略散文的奥妙。在当今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能在紧迫的学习过后,有一段时光可以慢下来,听一位先生将知识娓娓道来,沉下心来,慢慢体悟,不为功利,只为探得真知,如此幸运,皆源于散文课。最记忆犹新的,是朱教授所言,声音大,是情到深处,难以抑制而为之。听到此刻,我恍然大悟,散文课吸引我的,不仅有朱教授的真知,还有真情。我得以看到一位学者在论及其所研究内容时的兴奋之情难以抑制,其对于学术研究的热爱毋庸置疑,其对于传授真知的热情亦可见一斑。
散文之旅结束了,到与朱教授和各位同学作别的时候。不舍自然有,但我更怀有向未来前行的信心。散文知识丰富了我的行囊,朱教授潜移默化授予我们的严谨治学、慢下思考、真挚热爱的态度也已融为我身上宝贵的一部分。知识或许是讲不完的,但现在散文世界的大门已敞开,前路未知与美好,直待我前去探索。
从暖秋入寒冬,两个半月时间飞逝,十讲课程已经结束,言已尽而意无穷,散文课带给我的知识与启发,理论与思想,如乐音绕梁三日般久久没有消散。
课程开始之前,我对散文仅有模糊概念,仅有“形散而神不散”的一点粗浅认知。然而,第一节课关于散文的本义与散文观的考辨的讲解,就使我的观念产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朱老师的课堂,将我带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全新的世界,于我而言,充满新鲜、好奇和敬畏。关于什么是真正的散文,朱老师细致耐心地讲解不仅将这一答案带给我们,同时还传递了他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态度,所谓守正创新,没有对“正”的追求,何来“新”涌现?散文路上要想走得长远,理解清楚什么是散文是第一要务。研究问题严谨态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者的散文观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对我们思考的启发。每个人物及其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能够理解每一位学者的观点并对此有我们自己独立的见解,这是朱教授所强调的重要内容。朱教授带领我们仔细分析了古今中外大家对于散文的认识,在一方屏幕的文字引领下,我们跨越时空,与相隔千百年时光的学者相遇,屏幕不大,文字不多,但其背后的思想和智慧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我们与他们的思想产生了碰撞,于一次次感性认知与理性考辨中,我们慢慢对何为真正的散文有所体悟。我渐渐拨开迷雾,见得一丝散文本真的光亮。
最享受的,是朱教授授课的声音,以放慢了的语速,带我们慢慢领略散文的奥妙。在当今快速发展,每个人都在追求速度与效率的时代,能在紧迫的学习过后,有一段时光可以慢下来,听一位先生将知识娓娓道来,沉下心来,慢慢体悟,不为功利,只为探得真知,如此幸运,皆源于散文课。最记忆犹新的,是朱教授所言,声音大,是情到深处,难以抑制而为之。听到此刻,我恍然大悟,散文课吸引我的,不仅有朱教授的真知,还有真情。我得以看到一位学者在论及其所研究内容时的兴奋之情难以抑制,其对于学术研究的热爱毋庸置疑,其对于传授真知的热情亦可见一斑。
散文之旅结束了,到与朱教授和各位同学作别的时候。不舍自然有,但我更怀有向未来前行的信心。散文知识丰富了我的行囊,朱教授潜移默化授予我们的严谨治学、慢下思考、真挚热爱的态度也已融为我身上宝贵的一部分。知识或许是讲不完的,但现在散文世界的大门已敞开,前路未知与美好,直待我前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