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录陕北窑居精华,保护传统建筑文脉

评裴晓阳新作《陕北古民居》

2023年07月17日 字数:1405
  ■李琰君
  《陕北古民居》是榆林学院裴晓阳教授撰写的著作,于2022年9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它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的研究成果。此书首次系统梳理了明清时期陕北典型的窑洞庄园和富商大院建筑艺术,是填补学术空缺的一本书。它是著者裴晓阳历时五年,带领学生穿行于黄土沟壑之间,采用田野考察法实地调研、测绘所形成的一手资料成果集,是世界各地人们了解陕北地域文化及窑居建筑精华的必读书籍。
  此书由国际艺术家刘若望先生作序。刘若望先生是陕北佳县人氏,以其独特的雕塑艺术风格响彻国内外。他提出了“艺术振兴乡村”的理念,在佳县沿黄旅游带上,由他的团队主导策划并落地“佳县峪口艺术小镇”项目,利用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为家乡的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契机。《陕北古民居》由他来作序,可见晓阳没有打算停留在对古民居的测绘与记录上,而更多思考的是当下对传统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纵览此书,充实的内容和简练的语言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它既是一本扎扎实实的学术书籍,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料性,又是一本科普书籍,因为它语言凝练、深入浅出,具有令人愉悦的可读性。全书图文并茂,采用了近一千张高清图片,不仅有航拍照片,还有大量的CAD图和三维模型图,全方位地展示了陕北典型古民居的精华。
  《陕北古民居》从探析大宅院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入手,从建筑选址、院落秩序、建筑结构、建筑装饰及文化内涵等方面,深入挖掘了陕北古民居所蕴含的地域建筑文脉,最后还将陕北古民居与京城、晋中的民居作对比,分析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本书第一章对陕北窑洞大宅院的产生、发展和分布进行了历史性的探索。首先解释了“陕北为什么有地主庄园和富商大院这样的典型古民居?”归根结底,是由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以边贸为主的经济活动造成的中原建筑文化传播与当地窑洞文化嫁接后形成的。接着又解释了“典型的古民居分布在哪里?”典型的古民居的分布跟陕北的边贸活动密不可分,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无定河流域及骡马大道沿线上。书末附图《明清时期陕北地主庄园和窑洞大院分布示意图》有力地佐证了以上的论述。第二章对单体建筑、院落结构和营建特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总结出“单层窑洞”“阔院式民居”“明五暗四六厢窑格局”等建筑及布局特点,并提出“砖仿木”“石材代替砖材”的营建特色。第三章“陕北古民居的建筑装饰”是本书的核心章节,采用了大量的篇幅细致地归类解读了各类装饰图案及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第四、第五两个章节,以“黄河流域”和“无定河流域”为主线,详细解读了分布于其周边的二十余个典型古民居案例,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到陕北古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和文化底蕴。最后的第六章,将陕北古民居置于北方民居大类中,采用了比较法,在与北京四合院、晋商大院的对比中,凸显出了陕北古民居的地域特色。全书框架结构逻辑清楚,解析表述准确生动,充分体现了著者对陕北古民居的研究之深、对陕北文化遗构的钟情以及对陕北这片厚土的热爱!
  陕北古民居大宅院是普通窑洞民居的升华,它将黄土高原传统的窑洞结构与京城、晋中的四合院模式融为一体,又与沿黄流域、无定河流域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是陕北窑洞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从大宅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到装饰,处处体现着明清时期窑居艺术的最高水平,是陕北窑居建筑的瑰宝。读《陕北古民居》,不仅能够领略到陕北厚重的历史文化,还对陕北窑居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全面的了解。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